传感器厂商安培龙上市湖南邬若军夫妇身价超20亿

  12月18日,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培龙”,证券代码:301413)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开盘价80.00元,上涨140.60%。

  据悉,安培龙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在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该公司专门干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邬若军(持股34.75%)、黎莉(持股2.99%)夫妇,董事长邬若军是湖南娄底人。按照今日收盘总市值55.17亿计算,他们总身价超20亿元。

  安培龙拥有从研发到生产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且掌握传感器所有的环节的核心技术,是国内领先的传感器企业。

  公司的主体业务是传感器,2022年该业务占据了其总收入的81.5%。其中,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分别占据了2022年总营收的40.2%、39.58%和1.72%。

  安培龙在温度传感器行业深耕多年,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已实现对国际大品牌的进口替代,国内市场占有率位于行业前列。

  公司是少数具备产品研制和量产能力的企业,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也已经实现国产替代。

  不仅如此,公司的温度-压力一体传感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这类传感器主要使用在于新能源汽车热泵系统,意味着安培龙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打开了国产化的又一切口。

  过去几年,公司取得了不错业绩。2019年到2022年,营业收入从3.51亿元增加到6.2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27亿元增加到0.89亿元。

  值得留意的是,2020-2021年期间,美的集团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户;从2022年开始,比亚迪接替美的,成为该公司第一大客户。

  邬若军是技术出身,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材料专业毕业后曾留校工作两年,跟着老师在校创办过电子类企业,走出校门后也没有离开老本行。

  1991年,邬若军来到深圳,并在两年后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与他人合伙创办了敏感元器件公司。他回忆说,第一次创业比较顺利,由于技术过硬,他们很快实现了盈利。然而,当时资本方比较强势,对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等方面介入过多,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邬若军萌生了创办自己企业的念头。他认为,“在别人搭建的舞台上跳舞,与其受制于人,不如自己搭起舞台。”

  说干就干。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本与技术积累,1999年6月,邬若军开始第二次创业,成立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选择以PTC热敏电阻器进入通信行业,这是他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1999年,国内各行各业用的热敏电阻及传感器基本都是国外进口产品,我当时就明确了进口替代的发展的策略,努力实现与世界一流产品同台竞争。”邬若军说,这是由当时的行业现状决定的。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电子硬件制造业竞争优势不明显,国内传感器技术研发起步晚,产品和技术工艺等基本靠国外引进。

  进口替代并不是特别容易,邬若军第一步就将目光瞄准了通信行业的标杆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当时,华为所需的PTC热敏电阻器主要用在通信交换机里,由日本及欧美供应商提供。1999年,华为在全世界内进行招标,邬若军了解到这个机会后迅速启动项目,组建团队专注于研发工作。

  然而,这个技术攻关并不是特别容易。PTC热敏电阻器要求能够耐受650伏的电压的同时耐大电流,并且需要循环冲击20次不能有损坏。当时,国内企业没办法生产出符合这些要求的产品。面对这一挑战,邬若军决定从有经验的科研单位、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企业引进专业人才,并亲自主抓产品研制工作。

  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邬若军和他的团队最终攻克了技术难关,成功研发出了符合客户真正的需求的产品。这次成功的突破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公司在传感器领域的竞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从籍籍无名到填补国内空白。邬若军认为,安培龙的成功离不开坚持走专业化道路和创新发展的战略。他强调研发的重要性,并表示我们通过研发获得客户,通过研发驱动市场。作为公司的舵手,邬若军主抓研发和战略。

  邬若军始终把研发创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个行业的本质就是研发驱动,靠组装、靠规模、靠价格战,它一定是不归路。我常常想,什么是安培龙的护城河?专利、技术、人才队伍,这些都是可能失去的,但不能失去的是创新精神,是生生不息的、来自内心的驱动力,是对于创新、对于进步的追求,这才是公司真正的护城河。”

  湘胜提醒:建议关注我们,方便获取更多类似信息!湘胜平台已有上市公司固高科技老板李泽湘(联合群中)、深交所培育库大仓机器人老板胡杨(合作方)、上市后备企业盛天体育老板张书申(湘胜群友)等。欢迎各位来湘胜平台交流合作,协助增收和获客,一起探索事业倍增。

  湘胜声明:文章的主要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和合作建议。大家据此操作,风险自担。